top of page

本書以簡單而真摯的筆觸,記下馮素波女士對父親馮峰先生無盡思念,從細碎的閃回片段,到馮先生的愛情故事與人生起伏,再到馮女士與她敬重的長輩之點滴,段段扣人心弦。

你若是粤語片迷,馮峰先生的奮鬥史定會感動你。

你若醉心香港史,馮女士將以故事帶你遊歷不一樣的香港。

 

| 內容節錄 |

 

憶起

 

二〇二四年,是我親愛的父親馮峰先生逝世二十四周年的日子,在此,讓我抒發與父親相處時之所知所感,並以文字記下我父一代伶影紅人,於娛樂圈所歷之喜樂滄桑。

 

我父親馮峰,原名馮宜勝,一九一六年出生,一九三〇年踏足媒樂圈,最初只是做電燈技工,後隨攝影師羅永祥學習攝影。當時的他,身形高大,英俊瀟灑,名演員白燕、黃曼梨等鼓勵他:「你不要做幕後工作了,做電影明星吧。」後來,他轉做幕前,與已故名演員張瑛、馮應湘等合作了多部電影。

 

除了拍電影,父親還參與粵劇演出。他曾在薛覺先的「覺先聲劇團」演出,三十歲已紅遍省、港、澳及星馬一帶,在戲班一直站穩小生位置。直至一九四九年,他玩健身彈弓時,彈弓意外反彈他的臉,左眼因此受傷,幸好未致失明,經歷幾年,破相慢慢呈現,生計也隨之陷人困境。為了一家的生活,父親由主角、配角、丑角,最後連特約工作也堅持去賺取。

 

因為我是大女兒,小時候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挺多。父親晚年時,我陪他的時間也不少,只要和他聊天,父親就會把他在娛樂圈經歷過的事情告訴我。

 

父親在二〇〇〇年二月十六日去世,在他離世前,身體一直很健康,只是器官機能逐漸衰退,先是聽覺出毛病,戴上助聽器,父親又嫌雜音多。逝世前一段日子,他說想看看屯門黃金海岸是怎樣的,我們便帶他去喝下午茶。當時父親已兩腿發軟,完全無力自行,我們只好帶備輪椅和他一同出發。原來,那時父親連有視力的右眼,看物也看不清了,那是他最後一次看到蝦餃燒賣是甚麼樣子,之後便完全失明。

 

歲月漸過,父親渐老,看着他因破相而不再俊美的容貌,聽着他為生活折磨的種種,雖然兒時對父親有過的不明不解,現在也只存無限的愛憐。「無語問添衣、桐陰月已西。」年年月月,父親在寒天為我添衣,為我蓋被的情景,當時只覺得溫暖,如今已成了腦際中永遠難忘的「三憶」——回憶、思憶、追憶。

 

——摘自本書 P3-4

 

 

| 作者簡介 |

 

馮素波女士,1944年生於演藝世家,早年深受粵劇熏陶,加上在父親鼓勵下,學習多種表演藝術。她童年時期已參演多部電影,1964年與另外六名女星結拜「七公主」,組合紅極一時。

 

二十一歲開始,馮女士轉做歌星,先後在香港、美加及東南亞等地演出。1980年因家庭原因暫時轉行,後又被邀於《歡樂今宵》受訪,1984年,她聽從監製查傳誼建議出演電視劇《蝴蝶血》,從此經常於各大電視劇及電影演出。

 

 

馮素波隨筆——峰波情未了

HK$100.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馮素波

  • 出版社 | PUBLISHER

    羅昊

  • 書號 | ISBN

    9789887057680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6/05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