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慾望 — 親緣 — 記憶

紀陶 X 曹疏影 推薦序


● 翻開嬰兒的隱世界

● 認知以前,先有慾望

● 嬰與母與世界一生的角力


嬰兒沒有記憶,是「我」的雛形,三歲以前,思想意識是個謎團。無法複述,無法表達不等於嬰兒無知。嬰有其原生的慾望,有自己感知和衝動,他腦海中有個隱世界,是個死亡、自我和上帝皆尚未進入的世界。意識成形後,隱世界便永遠深藏。


《我是嬰》剖析嬰兒日山,從出生到三歲,腦中的所思所想,鮮有人能深入了解的成長經歷:外部環境的劇變,熟人陌生人的意念,父與母、母與其父母輩的拉鋸,怎樣形塑他眼前的世界,模造他的樣子?


我們每人都笨拙地生,抱憾地死。我們都無法追溯是甚麼令我們長成現在的樣子,唯有不斷重構成長的現場,逐步靠近不解之謎團。

 

 

| 內容節錄 |

 

55 告別年代

 

每個留下的人,都預感不得不離開的一日。而每個離開的人,在夢中常常回來。日山的母說,他們終有一日,也要離開這裡。為了不讓日山盲目,為了不讓日山一出世就在思想、言說的籠子
裡。來到下一個回歸日子,大家都説那是限期,不走就再不能走了。但走的人還不知道要去哪。人不能流動,改變了距離的想像,每一個飛翔都是起航不得,著陸不得。天空空白。限期前離開的人,帶的行李箱都比以往每一次還要多,還要重,近乎是半生的收抬和打包。人是無法遷移一個家,他只能遷移自身,自身是唯一可攜的物質,但家不能,所以他才在夢迴時回來。那天,母和她母、她弟妹討論移民。這一個時代,枝幹狀延伸的大家庭,一根根折斷,有的連貓狗也帶不上,連老父老母都留下不能帶走,每年只見一次面,幾年見一次或者那是最後一面。九七年前曾經各散東西的家庭模式,如今重來,離別像理所當然。但母的母還是在想,不能看顧一個嬰兒的成長了。在每一年的越洋見面,或隔著屏幕,究竟是不能了知,一個面目如何全非。每個人在每年看著相同的一個人,變成了記憶中迥異的另一個人,自此生命兩不相關。每次小離別,日山都疑慮他下一個嶄新的目的地,或離開的人甚麼時候歸來。他喜歡的小重逢,因小離別而來。未來的大離散,或許也有可能大重逢麼?日山終究記著,他的嬰兒年代,有一種離開是驅逐,流亡和出逃。離別是可能不再重逢。

 

——摘自本書 P.146-147

 

| 作者簡介 |

 

余婉蘭,人類學系畢業,佛教徒。曾出版小說集《無一不野獸》(二〇一八年)、詩集《島之肉》(二〇二二 年),現為自由撰稿人及專題記者。

 

| 插畫家簡介 |

 

Core Lo,一個喜歡畫畫的人

我是嬰

HK$150.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余婉蘭

  • 出版社 | PUBLISHER

    後話文字工作室

  • 書號 | ISBN

    9789887003656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10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