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這是一本好奇、志怪、鏡像之書,
尋找世間的奇偉與瑰怪
神話、傳說、宗教、啟示、預兆,起源與演變
埃及、希臘、羅馬、近東、歐洲,驚異與奇觀


  看似天馬行空的形象,其實充滿人類對未知想像的誤解;看似有另一個怪誕的世界,其實回應著觸手可及的人間思維。

  跟隨108怪走進非凡的想像世界,想像身處遠古時代的人們,時刻被這些怪物降生傳說所包圍的盛景;看牠們是因為怎樣的悲劇或有趣的故事而誕生,並將這些怪奇生物的神話故事和當時世界地理進行對照,還原可能的原型。

  ★沒有最怪,只有更怪★
  在神話與傳說中生長著特異植物、盛產奇珍異寶之地,有著各種形狀怪誕的飛禽走獸:
  ↘獅頭鷹身的安祖鳥,出現在多個史詩裡,牠們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背上有兩對翅膀、長著蠍子尾巴的魔神帕祖祖,人們為何崇拜牠並向牠祈禱?
  ↘韃靼植物羊是一種會長出羊肉的水果,有關它的故事千奇百怪。
  ↘魚形賢者是鯉魚?牠們是神話中的七賢者,天神派牠們來人間做什麼呢?
  ↘半人半蛇的拉彌亞原本是宙斯的情婦,究竟經歷過什麼讓她變成這種模樣?
  ↘雞蛇怪是傳說中致命的奇異生物,外型從貓鼬、水蛇,最後演變成公雞頭、雙足,類似於飛龍,當中有何緣由?
  ↘出自怪物家族的斯芬克斯,是個會出謎題的兇殘惡魔?!
  ↘星巴克標誌上的雙尾人魚,源自怎樣的傳說?
  ↘鼻行獸擁有學名與專屬科目,但牠卻是杜撰的生物?牠究竟有怎樣的傳說與來歷?
  ↘多頭蛇形象的海德拉,在各時期的神話傳說中擁有不同數量的頭,為何會有如此的變化呢?
  ↘獅身鷹頭的獅鷲在不同的傳說中有著不同的形象:喜愛並會囤積黃金與財寶;腳爪具有神奇的藥效;是神聖、勇氣、強大力量等的象徵。

  ★東西方成了彼此的異域★
  東方與西方的傳說,往往是西方稱有奇異在東方,而東方稱有奇異在西方,由此誕生了各種想像,並將各種光怪陸離設置在對方身上,留在彼此的文獻記載中,兩相比對參照,或許可解開一些東西方認知差異的迷思:
 
  傳說中的waq-waq樹木在東西方呈現不同面貌——
  ↘在中東它生長於世界以東的盡頭(可能是中國或日本的島嶼),樹枝上長滿了人類模樣的果實,但不具靈魂和思想。
  ↘在和亞歷山大有關的傳說中,它能說人類的語言,甚至預言亞歷山大的死期。
  ↘這種樹木很像《西遊記》的人參果,受到中國的影響,日本也有類似的傳說,稱為人面樹。  

  本書集結博物學、歷史地理、神話、民俗,以圖文相配方式飽覽世界各地奇異的想像世界。從遠古時代經中世紀到文藝復興,蒐羅了近東、埃及、希臘、羅馬、歐洲,以及各宗教與民族的神奇傳說中的怪物,追蹤牠們在歷史的足跡,串起想像的奇觀,考證、整理、講述,滿足我們對怪物的好奇心。

  然而,牠們無一不是人們在了解未知事物時,以想像力凝結而成的誤解。作者對這些誤解進行深入淺出的挖掘,試圖找出背後的故事,從而發現東西方共同存在的觀念與思維。

 

| 目錄 |

 

前言

【近東神話】
1安祖鳥Anzu;魚形賢者Apkallu Fish;天之公牛Gugalanna;胡姆巴巴Humbaba;拉馬什圖Lamashtu;帕祖祖Pazuzu;烏伽爾魯Ugallu;怒蛇Mušḫuššu;拉瑪蘇Lamassu;提阿瑪特Tiamat

【埃及神話】
貝斯Bes;阿努比斯Anubis;阿米特Ammit;塔維瑞特Tawaret;阿佩普Apep;貝努鳥Bennu;巴Ba;蛇頸豹Serpopard

【希臘神話】
摩羯Capricornus;海馬Hippocampus;天馬Pegasus;半人馬Centaurs;彌諾陶洛斯Minotaur;特里同Triton;凱克洛普斯Cecrops;半人馬魚Ichthyocentaurus;勒拿海德拉Lernaean Hydra;戈爾貢Gorgon;賽蓮Siren;斯芬克斯Sphinx;喀邁拉Chimera;阿克泰翁Actaeon;薩提Satyr;拉彌亞Lamia;斯庫拉Scylla

【宗教傳說】
撒拉弗Seraph;基路伯Cherub;龍足古蛇Draconopides;利維坦Leviathan;貝希摩斯Behemoth;摩洛克Moloch;彼勒與大龍Bel and the Dragon;蟻獅Myrmecoleon;地獄之口Hellmouth;亞巴頓Abaddon;易卜劣斯Iblis;梅菲斯托費勒斯Mephistopheles;阿布拉克薩斯Abraxas;法涅斯Phanes;艾翁Aion

【東方民族傳說】
無頭人Blemmyae;巨耳人Panotii;傘足人Sciapods;狗頭人Cynocephali;巨唇人Amyctyrae;食味人Astomi;獅頭人Donestre;反踵人Abarimon;俾格米人Pygmaioi;獨目人Arimaspoi;食人族Androphagi

【歐洲博物誌怪】
狼人Werewolf;森林惡魔Forstteufels;歐洲野人Woodwose;坎卜斯Krampus;博納肯Bonnacon;石化牛Catoblepas;盧克羅科塔獸Leucrocotta;蘇獸Su;暴食獸Gulon;
曼提柯爾Manticore;模仿狗The Mimicke Dogge;獨角獸Unicorn;卡爾卡丹Karkadann;Shādhavār;獨角兔Mi'raj;Sinād;獅鷲Griffin;卡拉德里奧斯鳥Caladrius;鵜鶘Pelican;藤壺鵝Barnacle Goose;肉桂鳥Cinnamalogus;韃靼植物羊Vegetable Lamb of Tartary;曼陀羅Mandrake;佩里德西翁樹Peridexion Tree;雙足飛龍Wyvern;塔拉斯克之龍Tarasque;威爾斯紅龍Y Ddraig Goch;巴西里斯克Basilisk;雞蛇怪Cockatrice;塔佐蠕蟲Tatzelwurm;沙羅曼達Salamandra;法瓜湖怪物Monster of Lake Fagua;珍妮.哈尼弗Jenny Haniver;修士魚Sea Monk;主教魚Bishop Fish;海中異兆Merwunder;巨鯤Aspidochelone;海蛇Sea Serpent;雙尾人魚Twin-tailed Mermaid;伊普皮亞拉Ipupiara;薩爾馬提亞海蝸牛Sarmatian Sea Snail;非洲怪物the Monster of Africa;歐坦的異卵;教宗驢Papal Ass;僧侶胎牛Monk Calf;克拉科夫怪物Monster of Cracow;毛孩Hairy Child;拉文納怪物Monster of Ravenna;鼻行獸Rhinogradentia

 

| 內容節錄 |

 

【宗教傳說】
 
利維坦Leviathan
 
利維坦是聖經記載的海中巨獸,《約伯記》第四十一章中記載了利維坦。雖然在現代希伯來語中利維坦一詞是指鯨魚,但在現代的《聖經》中,牠往往被翻譯為鱷魚。
 
在《約伯記》牠是一種可畏的巨獸,「牠以堅固的鱗甲為可誇,緊緊合閉,封得嚴密……牠打噴嚏,就發出光來;牠眼睛好像早晨的光線。從牠口中發出燒著的火把,與飛迸的火星。從牠鼻孔冒出煙來,如燒開的鍋和點著的蘆葦。牠的氣點著煤炭,有火焰從牠口中發出。牠頸項中存著勁力,在牠面前的都恐嚇蹦跳。牠的肉塊互相聯絡,緊貼其身,不能搖動。牠的心結實如石頭,如下磨石那樣結實。牠一起來,勇士都驚恐,心裡慌亂,便都昏迷……牠肚腹下如尖瓦片,牠如釘耙經過淤泥。牠使深淵開滾如鍋,使洋海如鍋中的膏油。牠行的路隨後發光,令人想深淵如同白髮。在地上沒有像牠造的那樣,無所懼怕。凡高大的,牠無不藐視;牠在驕傲的水族上作王。」
 
在《以賽亞書》第二十七章的第一節中這樣記載:「到那日,耶和華必用他剛硬有力的大刀刑罰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罰鱷魚,就是那曲行的蛇……」
 
在《詩篇》第一○四章的第二十五、二十六節中有這樣的記載:「那裡有海,又大又廣,其中有無數的動物,大小活物都有。那裡有船行走,有你所造的鱷魚游泳在其中。」
 
同時在《羅馬書》和《阿摩司書》中也有記載。
 
利維坦的神話傳說與近東神話有著密切的關聯,是神祇戰勝混沌巨獸這個主題的分化。近東有諸多神祇制伏海怪的傳說,軍神尼努爾塔曾經戰勝七頭蛇,烏加里特神話中巴力戰勝了海怪洛坦(Lotan),馬杜克殺死了混沌母神提阿瑪特。有人認為這些多頭洪荒巨怪,往往是人們對海水、洪患的神話。
 
利維坦神話的直接來源可能是從巴力戰勝了海怪洛坦。洛坦是海神雅姆(Yam)的僕人,牠的名字在烏加里特語中意為盤繞,也有文本將其稱為蠕動之蛇。利維坦的名字在希伯來語中也是盤繞的意思,牠也被稱為曲行的蛇。洛坦在神話中有七個頭,利維坦也被記錄有七個頭,種種跡象表明,希伯來神話中的利維坦很可能就源自烏加里特神話的洛坦。

 

將視野擴大到世界,也有諸多神祇、英雄、聖人屠龍的神話。在埃及神話中,有太陽神拉和孿生兄弟混沌之蛇阿波菲斯之間永恆的鬥爭;在希臘神話中,宙斯擊敗提豐,阿波羅殺死皮同、海克力士殺死海德拉;印度神話中因陀羅(Indra)制伏惡龍弗栗多(Vritra);北歐神話中索爾殺死耶夢加得(Jörmungandr);中國神話中大禹斬殺蛇妖相柳;日本神話中素戔嗚尊殺死大蛇;基督教神話的聖喬治屠龍等等。
 
在《聖經》記載的其他幾種巨大海怪,往往和利維坦相互混淆,或視為相同,或被認為是同源分化的產物。其中提到了拉哈伯(Rahab),拉哈伯在現代希伯來語中才是鱷魚,坦寧(than · ni · nimʹ)也是聖經裡提到的海怪,往往被翻譯為大龍、野狗、大蛇。
 
在《新約.啟示錄》中,有這樣的文字:「一條大紅龍,七頭十角……米迦勒同他的使者與龍爭戰……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有人認為這七頭十角的大紅龍也源自於利維坦的形象。
 
被視為偽經的《以諾書》將利維坦描述為女性怪獸, 住在海的深處,水的裡面;和牠相對應的是男性怪獸,叫作貝希摩斯(Behemoth),住在伊甸園東面的一個曠野裡,曠野的名字叫登達煙,是人不能看見的。中世紀猶太典籍裡進一步解釋,稱上帝本來創造一男一女兩隻巨獸,但是不希望牠們繁殖造成世界毀滅,就殺死了女獸,將牠的肉保留下來,在彌賽亞(Messiah)降臨時,給義人們作為盛宴享用,牠的皮膚用來做宴會時的帳篷。
 
之後一些典籍中,稱利維坦饑餓時,口中會散發出巨大的熱量,將所有的水都煮沸,如果牠沒有將自己的頭放到天堂中,那麼地上所有的生物都將無法忍受牠的惡臭。又說牠棲息地在地中海,約旦河水直流進牠的嘴巴。也有說那條吞下約拿(Jonah)的鯨魚會盡可能躲開利維坦, 確保自己不被吞掉,因為利維坦每天都要吃下一條鯨魚。還有說牠的全身可以發出強光,特別是眼睛,但是害怕一種叫作kilbit的小蟲,這種蟲可以寄生在牠的魚鰓上殺死牠。

 

基督教中將利維坦等同於撒旦,之後利維坦就逐漸成了惡魔。天使博士聖多瑪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將利維坦稱為嫉妒的惡魔,西元一五八九年德國神學家彼得.賓斯費爾德(Peter Binsfeld)將人的罪行和惡魔對應起來,其中利維坦對應的是七宗罪中的嫉妒。
 
摩洛克Moloch
 
《聖經》中記載的迦南地區神祇,對他的獻祭需要犧牲幼童。他名稱中的詞根是希伯來語中的mlk,這個詞意為國王、首領,在近東地區很常見,可以上溯到阿卡德語的melek,往往是對神祇、國王的尊稱。這裡將melek轉寫為Moloch,是為了貶低這尊異教神祇,這個詞在聖經中也有Molech、Milcom 和Malcam等變體。
 
摩洛克在《聖經》的《利未記》、《列王紀》、《耶利米書》、《以賽亞書》和《申命記》中都有被提到過,其中記載摩洛克崇拜最大的特點就是經火。經火是一種迦南人向摩洛克獻祭的儀式,在拉比(Rabbi,猶太人中有學問的學者)的記載,人們用黃銅製成摩洛克的銅像,往往是牛頭人身,銅像的手會向上平攤出來。人們對銅像加熱,然後將幼童放在摩洛克的手心上,儀式過程中祭司會擊鼓,父母聽不到自己孩子的慘叫聲,所以心中不為所動。也有記載,摩洛克的銅像是中空的,分為七個隔間, 在第一個隔間放上麵粉,第二個隔間放上斑鳩,第三個隔間放上母羊,第四個隔間放上公羊,第五個隔間放上小牛,第六個隔間放上公牛,在第七個隔間放上一個小孩,然後對摩洛克像加熱,讓這些祭品被燒毀。
 
在希臘、羅馬的文獻裡也記載腓尼基人火祭兒童的儀式,他們將這個神祇稱為克洛諾斯,可以聯想到克洛諾斯食子的神話。原本的腓尼基神祇可能是巴力,古希臘歷史學家克來塔卡斯(Kleitarchos)曾經向柏拉圖描述這種儀式:在迦太基人中央立著一尊克洛諾斯的銅像,雙手捧著火盆,當火焰接觸到孩子的身體時,孩子在火中四肢緊縮,張開嘴似乎在笑,然後身體被火焰吞沒。

 

西元前一世紀古希臘歷史學家西西里的狄奧多羅斯也記載類似迦太基的獻祭儀式。在迦太基人的城市裡有一座克洛諾斯的銅像,它伸出雙手,手掌向上,向地面傾斜,這樣每個放在上面的孩子就會滾落下來,墜入一個正在燃燒的大坑中。在獻祭時,小孩的家人被禁止哭泣。在僭主阿加托克利斯(Agathocles of Syracuse)擊敗迦太基人時,迦太基貴族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在獻祭時用下等人孩子代替貴族的孩子,由此招致神祇的懲罰。於是他們試圖彌補,本來打算向神祇獻祭兩百個貴族的孩子,但是最終的犧牲人數達到三百人。
 
古羅馬時期的希臘作者普魯塔克(Plutarch)也記載過迦太基人的這種儀式。迦太基人充分認同這種儀式,他們會提供自己的孩子,沒有孩子的人會從窮人那裡買來孩子,就像殺死羊羔和雛鳥一樣割開他們的喉嚨。整個過程中,孩子的母親不能留下一滴眼淚,如果她流露出悲傷的表情,那麼交易會取消,自己得不到錢,孩子卻被獻祭。同時,獻祭的神像前滿是鼓聲和長笛聲,人們一般聽不到孩子的悲鳴。
 
現代研究對經火儀式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經火實際上只是一種淨化儀式,將新降生的嬰兒在火焰中帶過,以驅除邪祟,而不是幼童獻祭。不過法國在西元一九二三年以來,在迦南地區的考古發現,確實存在大量被獻祭的兒童屍骨,這些屍骨和動物殘骸混裝在一起。
 
摩洛克這尊神祇一樣存在爭議,有人認為他的詞源其實是希伯來語中的先知;有人認為他其實是太陽神;也有人認為應該被歸類為火神;還有人認為耶和華是從摩洛克崇拜中分化出來的信仰,是對摩洛克崇拜的改良,剔除了殘忍的幼童獻祭;更有人認為摩洛克一詞不是指神祇的名稱,而是指火祭這一行為。隨著烏加里特(Ugarit)故城遺蹟研究的深入,也有人認為確實存在摩洛克這一神祇,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
 
狼人Werewolf
 
雖然在早期的人類史就出現具有狼人特徵的傳說生物,或在其他文明出現類似狼人的傳說,但是真正意義上的狼人werewolf一詞,以及狼人傳說,出現在十五世紀的歐洲,並從十六、十七世紀一直盛行到現代社會。

 

關於狼人轉化的文字記載,在希羅多德的《歷史》就有。他記載在斯基泰的東北方,有一個叫作Neuri的部族,部族的人每年都會變成狼,時間持續幾日,然後才會變回人形。希臘神話也有人變形為狼的故事,古希臘作家保薩尼亞斯記載到,阿耳卡狄亞的國王萊卡翁將自己的外孫、宙斯的兒子阿卡斯剁成肉醬,因此惹怒了宙斯,被宙斯變成狼,上升到天空,成了豺豹座。有認為這是狼人傳說的起源神話,於是狼人轉化的能力也被稱為lycanthropy,就是源自萊卡翁的名字Lycaon。
 
雖然有著一定的神話傳說,但是在十五世紀之前,歐洲人對狼人傳說並不熱衷,而且這時的傳說和日耳曼原始宗教的關係密切,傳說中往往是人披上狼皮,然後能夠獲得超人的能力。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劉星,
四川綿竹人。所學專業為新聞學。熱衷民族、宗教、博物類的圖像研究,收羅諸多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怪誕圖像,希望透過收集整理這些圖像的演變脈絡,探索其中反映出的歐洲民間文化思維,並與中國的民間思維進行對比,尋找其中的共通之處。
 

怪物博物館:108怪,以及牠們的履歷書

HK$200.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劉星

  • 出版社 | PUBLISHER

    日出出版

  • 書號 | ISBN

    9786267382998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4/06/03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