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歐威爾、村上春樹同聲推崇的文學大師.毛姆
多次改編戲劇與電影.大螢幕上歷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生命是一場虛實交錯的表演,短暫又荒謬。
在曲終人散之前,她要用力燃燒自己,
以婚姻、家庭、愛情為代價,
成全一次高潮迭起的演出......
★改編電影《縱情天后》榮獲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入圍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世界知名芭蕾舞者尼古拉·提斯卡里兹讚譽「精準描繪演員內在生活」的小說
★評論家讚譽為二十世紀優秀小說的範本
◎在《劇院》中,毛姆巧妙地揭示了表演與現實融合在一起時出現的緊張和勝利,而對於茱莉亞來說,這兩者到最後徹底逆轉了。
——藍燈書屋
◎太棒了!毛姆講述故事時使用的純粹、無與倫比的技巧,會讓任何小說家都羨慕不已。
——芝加哥論壇報
◎《劇院》是一部出色的小說。
——紐約時報
▍內容簡介
很多女人都有情人,誰會在乎?
她只是個女演員,沒有人會期望女演員必須是社會的道德典範。
茱莉亞與麥可最初是在劇團相遇,她立刻對他一見鍾情。孰知這段婚姻令她心灰意冷——每個人都稱讚麥可是完美的丈夫,但除了她自己之外,沒有人知道與一個自負虛榮的怪物生活是什麼感覺。對茱莉亞來說,那不是愛情,她只好投身於戲劇,每晚上台表演,讓失敗的婚姻生活成為她演員成就的祭品。對她而言,戲劇才是她的現實。
如今的茱莉亞是英國最佳女演員,四十六歲的她美麗而富有、名聲響亮。某日,茱莉亞認識了年輕的會計師湯姆。湯姆表現出對她的著迷與熱情,甚至讓茱莉亞打破表演者「不可親進大眾」的原則,感覺自己真正戀愛了。然而,當她沉浸於甜蜜戀愛的同時,內心深處也明白,湯姆接近自己另有目的……
「茱莉亞是非常忠於生命的......我喜歡她,
一點也不驚訝於她不安分的天性,也不反感於她的荒謬。」——毛姆
| 內容節錄 |
自序
為自己很久以前撰寫的小說寫一篇序言並不困難,匆匆經過的歲月能夠把我變成一個完全不同的人,讓我以陌生人的眼光來檢視這本書。我可以指出這本書的缺點,而且為了取悅讀者,我還可以依隨自己的性格,以寬容或沮喪的心情回想書中角色的缺點,因為那些缺點構成這本書的缺失;我也可以回顧過去,懷著時間賦予往事的樂趣,回想自己寫這本小說時的種種情況;我可以替自己的小世界勾勒出一幅美麗的圖畫,或者以謙虛的方式表達自滿,表情淡然但嘴角上揚。為了誘使讀者購買這本已經不再具有新奇感的小說,我必須著手為自己兩三年前創作的小說撰寫一篇序言,然而要寫出我想說的話並不容易,我早就在這本書裡說完了這個主題的所有想法,已無話可說。正如這世上最死氣沉沉的東西莫過於自行燃燒殆盡的愛情,對作家而言,這世上最枯燥乏味的主題莫過於他已發表過的言論。當然,我也可以與書評們唇槍舌戰,但是這麼做完全沒有意義。只有在作家對這個跌宕起伏的古怪世界過於敏感的時候,才會介意書評們前幾年對於某本小說的看法。其實那些評論家早已忘了那本書和自己發表過的評論,大多數的讀者也根本不在乎那些評論。
我剛成為專業作家時,總是把書評們對我的評論貼在一本大大的剪貼簿裡,以為我將來有一天重讀這些評論時會覺得有趣。我還仔細地在每篇評論上註明刊登的報紙名稱與發表日期。然而隨著時間經過,那些龐大的剪貼簿變得非常笨重,加上種種因素,我很少長住在同一個地方,因此到了最後我必須請清潔工將那些剪貼簿全部拿去丟掉。從那時候起,我才開始自在地閱讀批評我作品的文章,而且時間賦予我平靜的心靈,使我不會因負評過度心煩,也不會因讚譽過度開心。我讀完那些評論就會直接扔進廢紙簍裡。根據我個人的記憶,《劇院》這本小說獲得的總體評價相當不錯,但有一些評論家覺得故事中的女主角茱莉亞.蘭伯特缺乏高尚的品德、智慧及靈魂,因此認為她只是平庸的女演員。據說還有許多重要的女演員對此也抱持相同看法。事實上,某位資深女演員就以十分尖刻的言論批評我這本小說。那位女演員從我孩提時期就以演技聞名,現在的中年人也都還記得她經常發表的一些有趣但討人厭的言論,多半是批評與她同台演出的演員。不過我覺得她那些辛辣的批評只是出於誤解,其實我在這本小說裡已煞費苦心地表示,無論女主角茱莉亞具有哪些缺點,她並不是傲慢自負的人,而這一點自然會使前述那位資深女演員認為茱莉亞不是好演員。人們都傾向於認為:除非別人擁有我們的缺點,才有可能擁有我們的優點。
偉大的演員相當少見。過去五十年來,大多數享有盛名的女演員我都見過。許多女性擁有傑出的天賦,在自己的領域有出色表現。她們擁有魅力、美貌與知識,但是我無法因此稱她們為偉大的女演員,唯一的例外是埃萊奧諾拉.杜斯1。西登斯夫人2可能很了不起,芮秋3可能很了不起,我不清楚,至於莎拉.伯恩哈特4,我在她過了巔峰時期之後才看到她的戲,她的光榮事蹟與過度誇張的傳說,使我無法平和地評論她的演技。她演得十分做作,有時候還會戲劇性地大聲咆哮。雖然她在巔峰時期的表現可能很了不起,不過我只看到她的附屬品:王冠、權杖和貂皮斗篷──我只見皇帝的新衣,卻不見皇帝。除了我剛才提到的埃萊奧諾拉.杜斯,其他女演員只有在飾演特定角色時表現良好或優異。因此我有一種想法:人們對於女演員演技良莠的評價,取決於她在舞台上散發的魅力對觀眾產生多大的影響。許多經常觀戲的人心中都有一種無法磨滅的熱情,戲劇對他們而言是神祕又歡樂的世界,讓他們得以進入充滿想像的空間,增加他們人生中的樂趣。戲劇的如夢似幻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添加了浪漫的金色光芒。當他們看著有名的女演員時,她們的美貌因化妝而更加突出,她們的地位因燈光而更顯重要。她們口中說出優美的台詞,宛如那些台詞是出自她的腦海,也宛如她的人生經歷過不凡的遭遇與痛苦的戀情,這些都會使觀眾會覺得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當觀眾試著描述出演技精湛的女演員帶給他們的感受時,自然會使用稍微誇張的語句,並且忽略一項事實:那些讓他們狂喜狂悲的戲劇演出,起碼有一部分的功勞來自服裝造型師、布景畫家、燈光師和劇作家。
我年輕時不曾對舞台劇入迷,不知道是因為我天生抱持懷疑論,還是由於我腦中已經充滿了能夠滿足我個人浪漫渴望的夢想。當我創作的劇本開始搬上舞台後,我甚至失去了我所擁有的少數幻想。當我知悉女演員為了演出看似發自內心的動作必須付出多少努力、當我明白令觀眾感動落淚的完美語調往往不是來自女演員的感性而是製作人的經驗、當我在劇場裡學到將一齣戲呈現在觀眾面前的過程有多麼複雜,這些都讓我發現,即使見到這個行業最傑出的演員,我也無法像一般觀眾那樣對他們充滿敬畏與欽佩。然而在另一方面,我也了解演員具備著一般觀眾不太相信他們擁有的特質。比方說,我知道大部分的演員工作勤奮、充滿勇氣、富有耐心且謹慎誠懇,只有少數人例外。我看見他們在工作一整天之後,雖然已疲憊不堪,不過依然樂意再排練一次難度較高的場景,儘管他們當天已彩排過六次;我也看見他們在生病時,在幾乎已經無法站立的情況下,繼續把戲演完,只因不想讓劇團的人失望;我還知道儘管他們可能經常擺出各種浮誇的姿態,但為了讓戲劇更精采且讓自己演技更出色,他們會像任何人一樣通情達理。他們被外人看到的「喜怒無常」,往往是一種故意突顯的自我意識與神經質,因為他們誤以為這種表現是具有藝術敏感性的證明,背後隱藏著一般大眾難以想像但基於算計和實用性的繁雜因素。我從來沒有看過不愛炫耀的孩子,而每一位演員身上都保有孩子氣,正因如此,演員才能擁有各種迷人的魅力。演員比一般人更有表現欲,具有表現欲對演員來說很正常,一般人則極少具備這種欲望。如果沒有表現欲,就不會想要成為演員。我們應該聰明地以幽默而非鄙視的態度來看待他們這種特質。在我從事劇本創作的這段漫長歲月中,倘若要我用一句話來形容我對演員們的印象,我會說他們所具備的美德遠比表面上看起來的更加堅實,至於他們的缺點則是從事這種危險又嚴格的行業所無可避免的附帶結果。
自從我的第一部劇本搬上舞台到最後一部,時間經歷了三十年之久。在這段時間裡,我曾與許多出色的女演員密切接觸,但茱莉亞.蘭伯特這個角色並非直接以其中一位當成藍本。我是從這個女演員身上擷取一種特質,再從那個女演員身上擷取另一種特質,然後再試著創造出一個活生生的人。由於我沒有被我認識的那些優秀女演員所迷倒,因此可以憑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出我的女主角。我敢說,我這麼做必須具有一定程度的理性,但或許正因如此,那些無法將女演員與聚光燈分開的讀者會對此感到倉皇失措,那些被聚光燈搞得目眩神迷的女演員也會對此感到怒火中燒,因為她們真心認為聚光燈造就了她們的一切。其實她們對自己的看法並不公平。藝術家的品格取決於人的品格,品格不正的人無法在藝術領域出類拔萃,除非真的擁有特殊天賦。然而我並不否認,品格會以令人驚訝且難以置信的形式呈現出來。我認為茱莉亞.蘭伯特對人生的態度十分真實,並且希望讀者注意到一件事:儘管崇拜茱莉亞的觀眾認為她非常了不起、儘管茱莉亞貪婪地接受別人的奉承,但就我個人的立場而言,我沒有因此就宣稱她相當成功、相當有才華、相當認真勤奮。我還應該要再補充一點:就我而言,我非常欣賞她,所以我不會因她的淘氣而震驚,也不會因她的荒唐而憤慨。無論她做什麼事,我只會深情地縱容她。
在我結束這篇序言之前,我必須向讀者們坦白:我此刻邀請你們閱讀的這本書,其實裡面有兩個錯誤。小說家一定會試著讓每個細節都精確無誤,但有時候可能還是會出錯,而且讀者一定會迫不及待地向小說家指出錯誤。有一次我寫了一本小說,書中我偶然提到一個叫曼利(Manly)的海灘,那裡是雪梨居民在游泳季節最喜歡去的度假勝地,不幸的是,我將這個地名拼寫為「Manley」。這個小小的錯誤使我收到數百封來自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讀者帶著憤怒與嘲笑的糾正信件。也許你會覺得這個無傷大雅、可能只是印刷廠商出錯(但罪魁禍首當然是由於我粗心大意)的錯誤,是我故意想要侮辱澳洲。有一位女士向我表示,我的錯誤再次證明英國人對英國殖民地的傲慢無知。下次如果英國又捲入歐陸戰爭,澳洲年輕人絕對不會飛去救英國,寧可安安靜靜地待在家中,這樣後果就是我這種人造成的。她的來信最後以反問的問題結尾。她問我:「假如有個澳洲小說家在寫到英國時把波恩茅斯(Bournmouth)的拼法加上一個『e』,英國人會有什麼反應?」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據我所知英國人根本不在乎拼寫錯誤這種事,而且事實上波恩茅斯(Bournemouth)的拼法本來就有「e」,不過我認為自己最好沉默地承受這位女士的嚴厲指責。在這本書中,我犯了兩個錯誤:我讓女主角茱莉亞將自己演出《無事生非》5裡的碧翠絲一角失敗怪罪於她對韻文台詞的停頓感到不自在,而且我讓她在談到拉辛6所創作的《費德爾》7時抱怨女主角到第三幕才登場。這些內容我應該要先查證清楚,可是我沒去查,只相信自己的記憶,結果我的記憶使我犯了錯。碧翠絲的韻文台詞非常少,她所有重要場景的台詞都是以散文形式呈現,因此如果茱莉亞在詮釋這個角色時失敗了,絕對不會是因為她不擅長表達韻文台詞。《費德爾》的女主角在第一幕第三場就登場了。我不知道為什麼這兩項不可饒恕的大錯誤都各只有一人向我反映。我猜大多數的讀者都認為我刻畫故事時細膩敏銳,我之所以讓茱莉亞.蘭伯特以這種隨興又隨意的方式說話,只是描繪其性格的一種巧妙手法,殊不知我是因無知而犯了錯。不過我也可能只是過度自我奉承,說不定我的讀者們對於這些著名戲劇的著名角色,記憶和我本人一樣印象模糊,因此根本不知道我出錯。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一九三○年代全球最高版稅的作家;逾20部作品改編電影;創立毛姆文學獎,鼓勵英國35歲以下小說創作者
生於一八七四年,十歲之前都住在法國巴黎。曾就讀於坎特伯里(Canterbury)的國王學校(King’’s School)及海德堡大學(Heidelberg University)。毛姆曾經想要從醫,並於聖托馬斯醫院(St. Thomas’’ Hospital)服務,但他於一八九七年出版的小說處女作《蘭貝斯的麗莎》(Liza of Lambeth)成績斐然,因而棄醫從文。他第一本代表作《人性枷鎖》發表於一九一五年,隨後出版於一九一九年的《月亮和六便士》,更加鞏固他作為小說家的地位。他身為劇作家暨短篇小說作家的成就也同樣粲然可觀,不僅諸多劇作成功搬上舞台,更於一九二一年出版短篇小說集《一片葉子的顫動》(The Trembling of a Leaf),副標題為《南海島嶼的小故事》(Little Stories of the South Sea Islands),其後還陸續出版了七本集子。其他作品包括旅遊書、散文、評論,以及自傳性質的《總結》(Summing Up)與《作家筆記》(A Writer’’s Notebook)。
| 譯者簡介 |
李斯毅,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美國波士頓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及財經法學碩士,具台灣證券分析師(CSIA)資格。喜愛閱讀,曾獲梁實秋翻譯大師獎優選。譯有《剪接室裡的故事大師》、《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深夜裡的哲學家》、《泡泡紙男孩》、《月光下的擁抱》等。
劇院 | 繁體中文首度出版‧評論家讚譽為二十世紀優秀小說的範本 Theatre
作者 | AUTHOR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出版社 | PUBLISHER
麥田出版
書號 | ISBN
9786263107908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5/01/20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