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印尼人/馬來人/亞齊人/巴塔克人/卡達山人……政治認同有什麼不一樣?
在一九四五年戰後的東南亞,催生新民族國家是民族主義的使命,
但這裡的民族主義又為何產生許多不被國家綁架的人?

東南亞對華人的仇恨與歧視,為何與民族主義浪潮的興起有關?
身為東南亞「局外人」的華人,正因大多富有、掌握經濟管理權,
導致他們備受敵視,甚至遭到一連串「排華運動」的迫害……

連「想像的共同體」都無法完全解釋,
要了解東南亞民族主義異於歐洲民族主義的特質,
就得先了解什麼是「東南亞獨特認同」!


  ★要理解現代東南亞國家的多元性,關鍵就在於民族主義!
  來自歐洲的民族主義,如何結合東南亞傳統的族裔文化,在二十世紀建立各式各樣的民族國家?承接殖民帝國疆域的大型民族國家如印尼、馬來西亞,為何又存在著各種擁有獨特身分認同的其他民族?民族主義煉就的現代東南亞民族認同,到底有什麼獨特性?

  對於這個難題,作為東南亞研究權威的安東尼.瑞德在本書中提出了深具原創性的分析。瑞德整合包括「想像的共同體」等各式民族主義理論,結合歷史學及人類學視野的實證研究,進而提出不同於以往研究的獨到觀察──

  ★東南亞民族認同的獨特性,在於自身歷史傳統與外來殖民帝國結構融合而成的「族裔民族主義」!
  在經典著作《東南亞史》一書中,瑞德提出了古代東南亞社會具有語言多樣性、弱國家性、重視貿易等特質,而在本書中,他認為這些古代特質更體現為「厭惡國家」的文化型態:東南亞厭惡官僚體系及法律制度,重視親屬關係與宗教儀式,社會凝聚力的基礎在於族裔血緣而非國家權力。

  東南亞重視族裔的傳統,沒有因為歐洲殖民統治及現代化而消失,反而隨著殖民帝國建立的統治結構、工業基礎、以及訴求「同質性」的教育系統,最終結合「反殖民帝國」的「國恥恨」激烈情緒,成為建立自我意識與民族認同、推翻殖民統治的動力來源。作者指出,「在政治認同的塑造過程中,源遠流長的歷史傳統所扮演的角色,往往比文獻記載中的更加重要。」

  ★「族裔民族主義」展現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少數族群上,進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自我認同,也就是「不被國家綁架的人」!
  本書回顧東南亞從殖民時期到當代的民族主義發展史,並且透過華人、馬來人、亞齊人、巴塔克人與卡達山人等案例,進一步說明。作者最終指出,東南亞自古以來的文化多樣性及重視族裔的歷史傳統,既是推動當地民族認同形成的根本力量,也是不同於歐洲或東亞地區民族主義的根本原因。

  其中,華人的「族裔傳統」來自中國本土的文化認同,因此在東南亞始終被稱為「局外人」而與當地格格不入。本書對於東南亞的華人,包括菲律賓華人、馬來半島的峇峇華人、印尼華人身分認同的共通點及歧異性、他們在各民族國家形成過程中扮演的角色,以及為何東南亞會形成類似歐洲「反猶運動」的排華風氣,都有著獨到而深入的分析。

  ★透過「族裔民族主義」的理論視野,以下介紹東南亞民族形成的各種具體案例:
  這些案例除了馬來人以外,都是東南亞的少數族群。他們都憑藉著自身宗教或文化等歷史久遠的「族裔傳統」,而在歷史演化過程中發展出高度的身分認同。雖然這些少數族群未能建立如馬來西亞、印尼完全獨立的主權民族國家,但直到今天始終保持著鮮明的民族意識。

 

| 目錄 |

 

台灣版作者新序

第一章民族主義與亞洲
‧亞洲民族主義類型
‧重疊的時間進程
‧後民族主義──歐洲與全球因素
‧源遠流長的諸國家──東北亞
‧對國家的厭惡──東南亞
‧個案研究──來自一個厭惡國家的島國
 
第二章了解東南亞民族主義
‧關鍵性認同標誌
‧國家與族裔的殖民構築
 
第三章身為東南亞「局外人」的華人
‧東南亞的「華人」概念
‧東南亞文獻中的「支那」
‧東南亞的歐洲人與作為「他者」的華人
‧殖民時期的華人僑民認同
‧混合語認同與都市印刷文化
‧海外華人族裔主義
‧東南亞獨立後作為「局外人」的華人
‧蘇哈托與「外來的圈內人」
‧兩次五月暴動
‧民主與差異
 
第四章馬來與它的後裔──一個鬆散類型代表的多種意義
‧馬來的起源
‧十五世紀漫長的混合認同
‧作為僑民的馬來
‧英國人對「馬來」的表述
‧「英屬馬來亞」對「馬來的土地」
‧作為種族的「馬來」
‧作為族裔民族主義的馬來民族
‧表現在革命國家主義的「馬來意識」──印尼民族
‧作為意識形態的「馬來」
 
第五章亞齊人──王朝的記憶
‧亞齊蘇丹的抵抗
‧國際關係
‧一八七三到一九四五年的抵抗主題
‧印尼境內的亞齊
‧亞齊的獨特命運──達烏德.比尤魯與哈桑.提洛
‧民主化與衝突
 
第六章蘇門答臘的巴塔克人:從無國家之人到印尼僑民
‧高地歷史
‧歷史紀錄裡的「巴塔克」
‧十八世紀的漫長「孤立」
‧十九世紀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
‧族譜與認同
‧一九四○年代與「印尼」的勝利
‧新秩序繁榮與巴塔克移民
‧移民認同
‧民主政治與多層認同
 
第七章馬來西亞族裔的遲遲成形:卡達山人或杜順人
‧沙巴民族
‧卡達山人的故事
‧卡達山族裔主義
‧布米普特拉的挑戰
‧卡達山的復甦
‧杜順的挑戰
‧失去州執政權的因應
 
第八章帝國煉金術下的革命幻夢
‧革命後的印尼與聯邦馬來西亞
‧帝國疆界
‧更廣的團結
 
謝辭
附錄
‧地圖
‧照片
‧圖表
‧縮寫表

注釋

參考資料

 

 

| 內容節錄 |

 

如果說,在全球經驗中,東北亞是強大國家歷久不衰的一個極端,那麼大部分東南亞差不多就是另一個極端。特別是東南亞的高地與島嶼,從未發展出有官僚體系、有法律制度的國家,而且對鄰近那些獲得外力支持的國家嫌惡不已。巴塔克,蘇門答臘的米南佳保(Minangkabau)與帕瑟瑪(Pasemah),菲律賓的他加祿(Tagalog)與米沙鄢(Visayans),緬甸北部的撣邦(Shan),以及許多住在寮國與北越境內與他們一樣說泰語的土著,大體上都沒有複雜的文明,沒有書寫體系,讓他們聚居在一起的因素是親屬關係與宗教儀式,而不是國家權力。誠如紀爾茲(Geertz)所說,即使在殖民時代前已經高度複雜的爪哇(Java)與峇里(Bali)政體,他們似乎「對『政治是什麼』抱持著另一套完全不同的概念」。
 
從中國這樣大一統的國家角度看來,這些似乎沒有國家的南方蠻邦「夫夷狄禽獸,本無人倫」。十九世紀,在當時已經真正成為英語民族國家的英國,史塔福.拉法爾(Stamford Raffles)也有同感。他寫道,在明古魯遇上的蘇門答臘社會「盡是數不勝數的小部落,沒有普遍意義上的政府……那些人民就像天上的鳥一樣,整天在住處遊蕩」。
 
這種現象,正如同拉法爾所說,究竟應該歸結於演化結果,還是為了調適特定環境而作出的選擇?在進一步探討以前,我們必須先考慮維克多.李伯曼(Victor Lieberman)蒐集的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資料。李伯曼認為這是一個演化而成的案例,他的資料顯示,東南亞大陸的權力越來越集中,在一三四○年左右,東南亞大陸至少還有二十三個獨立政治實體,到一八二四年只剩下緬甸、暹邏與越南三個。他指出,東南亞的案例與法國一步步邁向主權集中的案例極其類似,而且就像東南亞的案例一樣,法國也在十八世紀出現一次大崩潰。李伯曼告訴我們,不只是越南,緬甸也「經常倡導多數族裔與語言……以加強對王權的心理認同」。他認為,儘管東南亞國家的主權演變方式由上而下,而且階級異常森嚴,但與同時間出現在歐洲的國家民族主義演變方式有許多類似之處。「雖說少了對民眾主權的堅持,但特別是在緬甸與越南,不斷演變的政治認同,無論在一七八九年之前與之後,與同期出現在歐洲的政治認同演變都有不容否認的類同之處」。

 

李伯曼有關緬甸的論點令人信服,足可以將緬甸完全排除在下述作者(大多是印尼專家)所作的「東南亞」概論之外。以環境角度來說,位於伊洛瓦底江(Irrawaddy)中部流域盆地的東南亞乾旱區,雖說也常下雨,但雨水並非終年不斷,也因此擁有大片非常適合持續灌溉的稻田。由於在乾季,利用伊洛瓦底江行船與跨越盆地發動軍事行動並不困難,這裡自然而然成為建立一個強盛國家的理想地區。相形之下,遍布李伯曼所謂「不斷流動的、小規模的泰人政治實體」的廣大地區,從環境角度而言幾乎像是星羅棋布的島嶼一樣,同樣對官僚國家有著相當的抵抗力。
 
大部分東南亞地區,因其潮濕熱帶氣候,並不適合稠密農耕人口與中央管控官僚政體的發展。在終年多雨的地區(如東南亞中部地區,包括整個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大部,西爪哇與婆羅洲)雨林茂密,難以砍伐焚燒開闢稻田,而且瘧疾猖獗。也因此,最早期的農耕人口出現在有明顯乾季的地區──在一至四月為乾季的東南亞大陸北部與中部,以及五至九月為乾季的東爪哇與爪哇以東的島嶼。基於水力控制與躲避瘧疾的理由,高地出現農墾的時間一般而言比海岸地區早。不過這些高地人口聚居在特定可以灌溉的河谷,彼此之間重山阻隔,不通往來。就算在這類地區,道路交通也很困難,在林木稠密、處處沼澤的沿海,陸上交通根本辦不到。比較大型的政體之所以能夠維繫,靠的是沿著同一個河道灌溉體系來回的水路運輸,而非憑藉陸上道路與軍隊征伐。
 
儘管有這些環境障礙,至少從第七世紀起,東南亞已經有王國出現。不過這些王國之所以能將王權伸張到王宮以外,靠的是印度或中國思想提供的理念基礎,以及國際貿易帶來的財富與技術。本土色彩較濃厚的東南亞政體,靠的似乎是超自然而不是法統,是宗教儀式而不是軍事支配。這些統治者往往借助印度宇宙論,提升自己的超自然法力。從羅馬、波斯與漢朝的時代開始,其他區域構築國家靠的是法統、官僚與軍工產業,但在東南亞,擁有相當文藝傳統的精緻文化──例如爪哇、峇里、巴塔克、米南佳保、武吉士(Bugis)、以及遠離港口/首都的泰人社群──之所以能凝聚,靠的是另外一些因素。

 

近年來,東南亞歷史學者一直很關心這「另外一些因素」是什麼。套用東尼.戴伊(Tony Day)的話,「在早期以及在現代,它看來像是一種官僚制度,但根據韋伯的定義,它又不算是。」或許掀起這股東南亞歷史研究風潮的,是紀爾茲在一九八○年根據十九世紀峇里的文獻而寫成的《王國》(Negara)。他在這本書裡提出「劇場國家」(Theatre State)範例:
 
在這個劇場,王公貴族是主辦人,祭師擔任導演,而農民是配角、舞台工作人員與觀眾……在這裡,朝廷禮節是朝政的動力;繁複的禮節儀式不是用來支撐國家的,事實上,就算是已經奄奄一息的國家,都是為了建立這種繁複禮儀而準備的裝置。權力是用來服務慶典儀式的,不是用儀式服務權力。
 
翻閱內部與外界史料,確實可以找到有關爪哇、峇里、馬魯古(Maluku)與占城(Champa)這些好戰王國,以及吳哥(Angkor)與異教徒造廟人的紀錄。公元一五○○年以前的王國的有關史料,主要來自中文紀錄與土著銘文,而這兩個來源似乎都同意東南亞有一些長命的「王國」。但透過考古學、人類學研究,以及學者對這些紀錄的反覆審視後發現,這些「王國」大多數是由許多中心組成的親屬與儀式網路,或許它們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們能用完全不帶官僚色彩的手段動員大批男女。至於那些銘文與之後的王室紀事,「在代表性上雖說高度中央化,在體制上卻分散得極廣」。
 
如果說紀爾茲找到了在「劇場國家」儀式中取代官僚的社會黏著劑,珍.卓卡德(Jane Drakard)就在文字的迷人魅力中找到了這種黏著劑。大體上,盧克.納提高(Luc Nagtegal)在解釋殖民前的爪哇時,漢克.蕭特.諾哈特(Henk Schulte Nordholt)在解釋峇里時,都將它們視為不穩定的、相互競爭的親屬與儀式網路。莫利.黎克里夫(Merle Ricklefs)與瑪格麗特.韋納(Margaret Wiener)分別視爪哇與峇里為魔法與儀式體系,其目的在於編織或至少是強調其連貫性與統一性。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安東尼.瑞德 Anthony Reid,
東南亞史大家。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經濟與歷史學士、歷史學碩士,英國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是澳洲人文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歷史學會會士、英國國家學術院通訊院士,現為澳洲國立大學榮譽教授。

拿到博士學位後,最先在馬來亞大學歷史系教授東南亞史,1970-1999年期間在澳洲國立大學執教,之後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至2007年,最後在澳洲坎培拉退休。

1980年代曾經主持召集劍橋東南亞經濟史。1999年前往UCLA協助創辦亞洲研究中心,2002年得到福岡亞洲文化獎的學術研究大獎,又蒙王賡武邀請而至新加坡協助成立亞洲研究中心。2010年得到美國亞洲研究學會的亞洲研究傑出貢獻獎。

著有《東南亞史:多元而獨特,關鍵的十字路口》(八旗出版)、《東南亞的貿易時代:1450-1680》(Southeast Asia in the Age of Commerce, 1450-1680)、《人民的鮮血:北蘇門答臘的革命與傳統統治的終結》(The Blood of the People: Revolution and the End of Traditional Rule in Northern Sumatra)、《印度尼西亞邊境:亞齊人和蘇門答臘的其他歷史》(An Indonesian Frontier: Acehnese and other histories of Sumatra)等書。

| 譯者簡介 |

林瑞,
筆名。資深媒體人、專業譯者,譯作多達數十本書。
 

帝國煉金術:東南亞的民族主義與政治認同

HK$200.00價格
  • 作者 | AUTHOR

    安東尼.瑞德 Anthony Reid

  • 出版社 | PUBLISHER

    八旗文化

  • 書號 | ISBN

    9786267234167

  •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23/01/05

  •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台灣

順便看看

繼續瀏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