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角度寫香港歷史故事
歷史很多時都是由當權者編寫的,是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一直未有以香港人角度書寫的香港歷史,這些著作當中的香港人都面目模糊。
最早撰寫香港歷史的學者,多認同殖民地制度,在今日看來實在是過分偏頗。八十年代,香港的前途問題塵埃落定,中國的史學家的著作補充了殖民史觀的不足,但本身卻充滿中國民族主義的偏見。
在八十年代開始有一群受過現代學術訓練的學者以本土的角度編撰歷史,同時香港亦出現了一群土生土長的歷史學者。可惜他們的著作多早已絕版,而且以英文出版。
本書乃旨在填補這個空間,向以中文為母語的普羅讀者引介這些本土史觀著作,藉此以本土角度描述香港過去幾百年的歷史。此外,本書亦引介幾本並非按本土史觀寫成、卻能填補本土史的缺環之作品,以本土角度作出解讀。
修訂版中,筆者特意加入最近一、兩年有關本土意識與香港人身份認同的社會時事並加以分析,令內容更貼近香港當前形勢。
隨著本土意識及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一再成為全城焦點,
要在迷失及爭論中尋回身份,何不從源頭出發?
從歷史中找回香港本土意識的冒起及演變的線索,再決定今天該如何自處和定位!
不論是認同殖民地制度的西方學者,還是持國族史觀的中國學者,皆未有著墨於香港人的本土生活及本土認同。到了八十年代,香港才開始有一群受過現代學術訓練的學者以本土的角度進行香港研究。可惜他們的著作都以充滿學術辭彙的英文寫成,並多早已絕版。本書旨在填補這個空間,向以中文為母語的普羅讀者引介這些著作,藉此以本土角度描述香港過去幾百年的歷史。
作者無意僅僅將十二本著作的內容複述一次,而是運用這些著作的資料,按本土史觀描述筆者自己的香港故事。
| 目錄 |
孔誥烽序:香港史與命運共同體 4
王慧麟序:書寫自身之痛苦 8
庫斯克序: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10
自序 12
二版序 12
引言:呼喚本土史觀的香港歷史 14
第一章 華南海盜與香港史前史: 19 安樂博教授(Robert Antony)的Like Froth Floating on the Sea
第二章 耶教東傳與香港本土精英: 37 施其樂牧師(Carl T. Smith)的Chinese Christians
第三章 本土意識百年史: 53 高馬可教授(John Carroll)的Edge of Empires
第四章 香港政治的治亂興衰: 73 施易安教授(Ian Scott)的Political Change and the Crisis of Legitimacy in Hong Kong
第五章 英治中華的憂鬱: 93 文基賢博士(Christopher Munn)的Anglo-China
第六章 華人自治組織的社會資本: 113 冼玉儀教授的Power and Charity
第七章 香港階級鬥爭史: 133 陳偉群博士的The Making of Hong Kong Society
第八章 香港精英與廣東自治: 153 鍾寶賢教授的Chinese Business Groups in Hong Kong
第九章 錯失了的民主契機: 171 曾銳生教授的Democracy Shelved
第十章 香港本土的保守面向: 187 劉兆佳教授的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
第十一章 怯懦而進取的本土抗爭: 207 林蔚文教授的Understand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Hong Kong
第十二章 民主回歸論的期望與失落: 227 蘇耀昌教授的Hong Kong's Embattled Democracy
大事年表 250
| 內容節錄 |
引言:呼喚本土史觀的香港歷史
香港開埠至今,已有逾170年的歷史。在開埠之先,香港早已為嶺南海洋族 群聚居之所,其生活方式及文化有異於大陸中國的主流。可是,海洋族群乃處於 中華帝國體系的底層,而開埠後香港人亦做了多年殖民地的臣民。歷史很多時都 是由當權者編寫的,是以有一段很長的時間,都一直未有以香港人角度書寫的香 港歷史。
最早撰寫香港歷史的學者,多是認同殖民地制度的西方人學者。比如現時 我們還能從書店找到安德葛(George Beer Endacott)的著作。安氏卒於1971年, 他寫書時亦未經歷過麥理浩時代的改革。可是在他筆下,英國在香港的統治卻是 自由公正的,他彷彿對當時殖民地統治的壓制及腐化視而不見。十九世紀的港督 軒尼詩(John Pope Hennessy)相信種族平等,開始把華人吸納入政府行政體系, 可說是香港早期最偉大的政治人物之一。安德葛卻批評他只顧與華人打交道,未 能與西方人社群建立和諧關係,而任內香港亦沒有新的土木建設。這種以物質建 設定得失的史觀,在今日看來實在是過分偏頗。
八十年代,香港的前途問題塵埃落定,中國成功奪得1997年後的香港主 權。中國的史學家亦開始留意到香港的歷史,撰寫了一連串的著作。劉蜀永先生 的香港史著作乃當中的表表者。這些歷史著作補充了殖民史觀的不足,但本身卻 充滿着中國國族主義的偏見。國族史觀強調香港一直是中國固有領土、強調香港 人是愛國的中華民族成員,卻未有著墨於香港人的本土生活及本土認同:他們僅 視香港為中國革命基地,亦將訴求多元的華人抗爭詮釋為純粹的中國國族主義運動。大中華國族史觀亦傾向放大開埠早期的高壓統治及種族歧視,卻對香港在戰 後的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輕輕帶過。服膺中共黨國史觀的中國史家自然亦不願討論 為何中共奪權後有那麼多人南來避秦,而在五、六十年代為什麼那麼多人集體偷渡逃往香港。
不論是殖民史觀還是大中華國族史觀,都沒有從香港人的角度看歷史,其 著作當中的香港人都面目模糊。不過在八十年代開始有一群受過現代學術訓練的 學者以本土的角度編撰歷史,同時香港亦出現了一群土生土長的歷史學者。可惜 的是,他們的著作在今日多早已絕版,只能從大學圖書館借閱。這些著作大多是 探討特定的學術問題,並且以英文出版,令普羅大眾難以接近。在香港度過童年 的高馬可教授(John Carroll)所撰寫的《香港簡史》,乃少數有中譯本的本土史 觀通史著作。
筆者撰寫本書之目的,乃旨在填補這個空間,向以中文為母語的普羅讀者 引介這些本土史觀著作,藉此以本土角度描述香港過去幾百年的歷史。除此以 外,本書亦會引介幾本並非按本土史觀寫成,卻能填補本土史的缺環之作品。筆 者會嘗試以本土角度作出解讀。
本書在頭兩章會探討香港的史前史。在第一章,筆者會介紹安樂博教授 (Robert Antony)講華南海盜的著作,以指出香港附近水域一直存在着一個獨特 的嶺南海洋族群。在第二章,筆者會根據施其樂牧師(Carl T. Smith)的著作,探 討在中華帝國底層的海洋族群,如何透過基督教教育,在香港開埠後得到上向社 會流動的機會。
本書的第三章及第四章會以通史的角度看香港史。第三章會介紹高馬可教 授的Edge of Empires。該書指出香港本土精英在開埠初期即已有本土意識,顛覆 了主流指香港本土意識要待七十年代才形成的講法。而本書的第四章則根據施易安教授(Ian Scott)的觀點,以認受性危機及行政吸納政治解釋香港政治的治亂 興衰。施氏成書於1989年,筆者卻自行搜集資料,以施氏的理論探討九十年代及 主權移交後的政治發展。
而在第五至第九章,筆者則盡量依時序討論由開埠到戰後初期的歷史。在 第五章,筆者會介紹文基賢博士(Christopher Munn)的著作,指出開埠初期的 香港政府遇上嚴重管治困難,是以香港後期的成就並不能視作殖民管治的必然結 果。第六章會以冼玉儀教授的著作,指出1850年代起遷入香港的華商階層,為香 港帶來結社自治的文化,促進政府對華人的管治。第七章則透過陳偉群博士的博 士論文,探討英商、華商與華人基層的角力,並描述二十世紀初的華人勞工運 動。香港政治與廣東政治的互動則是第八章的主題,筆者會以鍾寶賢教授的著 作,探討香港政府與華人精英在二十世紀初至二十年代初如何介入廣東政治,卻 遭到挫敗而最終只能退守本土。第九章則會以曾銳生教授的著作,討論在戰後香 港商界精英如何與港督葛量洪(Alexander Grantham)合謀扼殺香港的民主發展。
在本書的最後三章,筆者會討論香港戰後的政治運動。第十章會介紹劉兆 佳教授的Society and Politics in Hong Kong,藉此探討香港本土的保守面向。筆者會 引用近年民調,去引證劉教授的功利家庭主義論是否仍然適用。而在第十一章, 筆者會引述林蔚文教授對劉兆佳的反駁,並描述香港由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主 要社會運動。筆者在第十二章會根據蘇耀昌教授的著作,討論香港民主運動的發 展史,並指出民主回歸論的期望如何淪為泡影。
筆者無意僅僅將這些著作的內容撮要並複述一次,而是會運用這些著作的 資料,按本土史觀描述筆者自己的香港故事。吾師陳健民教授在教政治社會學 時,喜歡引用法國社會學家圖賴訥(Alain Touraine)的例子。在冷戰仍未有結束 跡象時,圖賴訥到波蘭作田野考察,研究當地的團結工會運動。他訪問了多位基 層工人,發現他們都能對當前局勢分析得頭頭是道,甚至能有系統地以圖表表達 他們的判斷。圖賴訥的結論是:波蘭的共產極權完蛋了。
執筆之時,香港的社會氣氛日益惡化,不少關心社會的朋友希望能透過爭 取本土權益的社會運動為香港尋出路。可是他們躁動的情緒,卻又使關乎本土的 重要公共討論容易淪為情緒化的罵戰。只希望讀者在讀過本書後,能繼續按每章 結尾的延伸閱讀及參考資料,涉獵香港史的著作,然後能夠講出自己的香港故 事。若然有更多香港人能夠講出本土的歷史,香港相信終必能走出低谷,創出一 片新天地。
***
迷失的民主運動
在主權移交後,民主派卻似乎忘記了自身的根基,逐漸走上迷失的路。 七十年代末,民主運動在基層社區中建立據點,透過基層社會組織進行動員。他 們亦以針對基層民生問題的社會政策方案贏得普羅市民的支持。但自從民主派於 九十年代的選舉暫時得勢後,他們便將所有精力及資源放在政黨運作及選戰之上,離棄了曾經幫助過他們的基層社區。在民建聯挾着豐厚的人力物力進行基層 動員的形勢下,民主派此舉無異於將辛苦建立的據點向親共勢力拱手相讓。民 主派一時的意氣風發,使其於主權移交後的支持基礎日益收窄。除了在2003年因 七一效應而迴光反照外,缺乏基層社區支持的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中節節敗退。
民主派政團因失去隨議席而來的資源,令他們能投放在社團的資源進一步收窄, 造成惡性循環。民主派離棄基層走議會路線的決定,可謂一子錯滿盤皆落索。
此外,民主派之所以能獲得香港人的支持,另一個原因是他們比較能夠捍 衛香港人的本土權益。在七十年代,民主派的前身社會派學運,比起其國粹派同 學更注重此時此地的本土權益,令他們獲得基層市民的支持,助其於基層社區建 立據點。可是民主派雖然有以香港為家的意識,其社會啟蒙經驗卻令他們產生大 一統的中國國族情緒。事實上他們與同代的中國人並非處於相同的命運共同體, 他們所謂的中國情亦是與其生活經驗無關的頭腦認知。可是這種情緒卻令他們輕 信中共統戰人員的口頭承諾,使他們罔顧大部分香港人的意願,向路經香港的戴 卓爾夫人抗議不平等條約,並提出充滿美好想像的民主回歸論。當北京篤定能奪 得1997年後香港的主權,卻千方百計要阻撓香港的民主進程。中英聯合聲明才簽 訂了幾年,所謂的民主回歸論就已宣佈破產。
在六四慘案後,社會上的悲情令香港民主運動重新得力。民主派利用了新 得到的政治空間,對香港政府施加了前所未見的壓力,以爭取改善社區及社會上 的問題。如此的政治形勢令香港人產生了香港人治理香港事的本土自治意識,而 民主派亦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當代本土運動的領袖。民主派基於其反共立場,備受 北京排斥,部分成員亦無法取得回鄉證到訪中國。他們在現實中唯一的選擇,乃 留守香港本土抗拒北京干預。然而,由於六四慘案正是所有事情的轉機,民主派 又覺得他們與中國民主運動分享着共同的命運,甚至產生了倖存者的罪疚感,從 而進一步加強其大中華情意結。
在主權移交後初期,民主派姑且能夠在這種既本土又中國的弔詭中延續下 去。可是過了十幾年,呂大樂所指的第三及第四代香港人即將要接嬰兒潮一代的 棒,將民主運動薪火相傳,此時卻出現了問題。新生代民主派一出生,即經歷到麥理浩改革所帶來的好生活。那時候香港社會發展早已走上與中國不同的軌跡,香港本土亦已發展出一套與眾不同的本土文化。他們也許曾與家人到過中國探 親,但卻只會視香港為自己的家鄉,反倒與父輩的所謂的故鄉格格不入。在他們 眼中,香港是一個獨特的東亞社會,與中國之間存在着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除 非他們是活躍於社運界的一群,因而受到學運及民主運動傳統的薰陶,否則他們難以接受大中華國族認同。
對於新生代來說,英國的管治是開明而進步的。他們未見過四大探長的腐 敗,不知盧麒是如何離奇死亡。新生代自出娘胎就見到廉潔而有效率的法治。當 他們開始留意時事,香港的代議政制已經開始踏上軌道,亦有幸見識到彭定康親 民的風采。他們對中國的第一個印象,很可能就是1989年6月3日晚電視上的血腥鏡頭:他們見到大人們眼泛淚光,意識到香港已被遺棄予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強 權,淪落為亞細亞的孤兒,沒有人要和他們玩平等的遊戲。主權移交後的種種政 治亂象,更印證了他們對中國的壞印象。他們逐漸產生了懷舊情緒,甚至高舉英 國管治期間的香港旗幟。他們其實不是真的喜歡殖民統治,他們只是珍惜香港的獨特身分,他們不願意見到本土的生活方式、良好制度與人身自由受制於北方的強權。
(未完待續)
| 作者簡介 |
徐承恩,第三代香港人。祖先分別為廣東香山移民、四邑移民及祖籍廣東澄海的新加坡歸僑,都是來自處於中華帝國邊緣的海洋中華族群。於中文大學研究院修讀社會 學,研究香港權力精英,並根據其研究撰寫《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一書。人無定志,好讀書而不欲投身學術,好遊樂而不願攀山越嶺,既非飛黃騰達亦 非一事無成,總算能維持生活與發展興趣。
| HEAD HOLE REMARK |
本書之實體書已絕版,但有作者提供的電子版版本可供下載:
城邦舊事: 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修訂版)(免費pdf版,Source:作者網站)
城邦舊事: 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修訂版)(付費ePub版,Source:Google Play)
(在Google Play下載付費ePub版,價錢只相當於請作者喝一杯咖啡。讀者不妨一試。)
城邦舊事——十二本書看香港本土史 (修訂版)
作者 | AUTHOR
徐承恩
出版社 | PUBLISHER
青森文化
書號 | ISBN
9789888380381
出版日期 | PUBLICATION DATE
2016/03/01
出貨地 | PLACE OF DEPARTURE
香港